关于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,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
发布日期:2015-05-10
阅读量:2981

【人大代表建议提案】

——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连步

“万物土中生,有土斯有粮”,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,耕地质量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,耕地资源紧缺,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%左右,人多地少的国情,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、高产出模式,耕地长期高强度、超负荷利用,造成耕地质量下降。据统计,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地力贡献率52%,比欧美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,因此必然要靠增加投入保障粮食安全,我国使用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化肥,生产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粮食,在低质量的耕地上发展农业生产,永远回避不了高成本、低效益和高污染的问题。


一、我国耕地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

近年来,由于我国缺乏耕地质量保护的长期机制,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,区域性耕地退化越来越严重,从整体上看,耕地地力后劲不足,土壤养分失衡,生态功能变差,污染日趋加剧。目前耕地质量总体呈现出‘三大’‘三低’态势,“三大”指中低产田比例大、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、污染耕地面积大,“三低”指的是有机质含量低、补充耕地等级低、基础地力低。从区域上来看,东北黑土区有机质正在急剧下降,南方及东部地区土壤酸化加重,华北、东北耕层变浅趋势明显,西北及沿黄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。

(一)耕地土壤退化加剧,基础地力后劲不足

因长期重用轻养,耕作方式粗放,造成耕地质量退化严重。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%以上,如东北黑土层变浅,比开垦初期下降20-30厘米;华北耕层变浅,小麦-玉米轮作区耕层平均厚度12-13厘米,比30年前浅5厘米以上。土壤等级和土壤肥力下降,基础地力后劲不足。根据2014年12月农业部发布的《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》数据显示,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4.98亿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27.3%;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8.18亿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44.8%;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.10亿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27.9%。综合来看,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%以上,耕地土壤肥力一般,有机质含量偏低,养分失衡加剧。据统计,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%~2%左右,属于中等质量以下等级水平,全国有9%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0.6%。

(二)耕地土壤酸化、盐渍化加剧,障碍农田比例提高

据统计,我国酸性土、盐碱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%以上,土壤酸化、盐渍化问题逐年加剧,导致土壤质量下降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。我国南方、东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面积逐渐增大、酸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,我国土壤pH值小于6.5的比例比30年前扩大了13个百分点,土壤pH值小于5.5的比例扩大了20个百分点;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,全国耕地土壤pH平均下降约0.8个单位。全国盐渍化土壤面积约为5亿亩,占总耕地面积的25%,其中西北地区盐渍化问题尤其突出,土壤盐渍化面积3亿亩,占全国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的60%。

(三)耕地污染问题凸显,威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

目前,由于固体废物、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,造成耕地重金属等污染问题突出,耕地污染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,降低了耕地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,严重威胁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。2005年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显示,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.5亿亩,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,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,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/10;2014年4月,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》,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.1%,其中耕地污染问题最为突出,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.4%,所以近年来耕地土壤污染问题已趋严重。另外,农田“白色污染”问题也不容忽视,据统计,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耕地里,在15-20厘米的土层形成不透水、不透气的难降解层,对耕地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。


二、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,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

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,“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,也是质量上的”。李克强总理也要求,“通过实施深松整地、保护性耕作、秸秆还田、施用有机肥等措施,恢复并提升地力”。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展了大量具体的工作,推动土壤质量提升工作,如农业部2006年开始启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,已累计投入40多亿元;2014年山东省政府出台《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(2014-2020年)》,总投资933亿元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”、“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盐碱地改造科技示范”等内容,体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。针对目前的我国耕地质量现状,现提出以下建议:

(一)完善管理体系,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

耕地分布范围广,质量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面广。耕地质量提升面临着“家底不清”、“概念不全”、“渠道不通”等法律、资金与技术上的多重困境,完善农业部门耕地质量保护的管理体系,理顺各级农业部门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的职责,逐级落实各项管理责任,完善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制度,统筹安排、推动耕地质量标准、检测预警、资金筹措与技术研发等工作,确保耕地质量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,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。

(二)完善各项机制,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制度与法规

完善管理工作机制,建立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管理、补充耕地质量验收、耕地质量调查监测、耕地质量评价等各项管理制度,逐步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、法制化和规范化。针对耕地占优补劣现象,完善耕地建设的补偿机制;面对土地流转的新形势,将耕地质量的量化指标纳入土地经营权证中,建立土地流转中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,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;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,建立一系列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律规章,达到顶层设计、全面规划、科学管理和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。

(三)加强监测与评价,夯实耕地质量提升的基础

完善的监测网络和基础数据、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。建议结合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实际,在现有耕地质量标准的基础上,制定和完善耕地质量标准体系;加快完成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,并强化成果的应用;整合现有监测资源,科学规划网络布局,完善监测技术规程,健全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;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,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,完善耕地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,为统筹提升耕地质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。

(四)实施重大工程,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

耕地质量提升重大工程投入大,投资回报期长、投资回报率低,需要多层面重大工程的支撑。建议国家按照“取之于土,用之于土”的原则,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单列一定比例资金,设立耕地质量建设专项资金,并规划实施耕地质量建设重大工程,从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、保水保肥、控污修复等不同层面,积极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,提高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。

(五)强化科技支撑,促进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方法应用

耕地质量提升,科技先行。建议推动技术创新,强化科技支撑,以农田、农艺措施为主,以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、增加土壤有机质、改良土壤障碍因子、防止土壤退化与污染为技术途径,结合我国化肥、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,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、化肥深施的农技农艺结合技术、秸秆还田技术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与方法的应用,推动缓控释肥、水溶肥、生物有机肥、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或土壤修复产品的应用与推广,建立轻简、高效、操作性强的综合技术模式。通过这些技术手段,促进我国耕地质量的有效提升。

×